“向右打方向盘,向右!哎我说的是向右,你咋还往左呢!?”坐在副驾驶上的教练猛一踩刹车,你心底里一哆嗦,预料到了接下来将要迎接一顿暴风骤雨式的怒骂,从问候你的祖宗,到质疑你的智商,让你恨不得一头撞死在车窗玻璃上。上海考驾照行业是指各类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培训班等的总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业务是指以培训学员的机动车驾驶能力或者以培训道路运输驾驶人员的从业能力为教学任务,为社会公众有偿提供驾驶培训服务的活动。
在驾校学车会被教练骂,似乎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儿了,遇上一个温柔和蔼的教练反而很稀罕。很多人将驾校教练的脾气坏、爱骂人归咎于他们“素质低下”,但这背后的原因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教练不是天生爱骂人
都说教师春风化雨,教练却是狂风暴雨,一不留神就把你骂得分不清左右了。骂着骂着,你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驾校教练的首要职责是通过骂人来锻炼你的心理素质,其次才是教你学会开车。
很多人认为,机械重复的教学内容是教练性情暴躁的原因之一。很多教练为了让学员尽快通过考试,都是找准了参考点,让学员直接复制他的经验,“看到左后视镜的下沿跟白线的上沿在一条线上的时候,你就往左打死方向盘”。在这样艰苦的重复训练下,确实把教练折磨得够呛。
所以,真的是笨学员让教练累到骂人,产生了职业倦怠吗?
如果简单重复的机械训练,就能让教练爱上骂人,同样从事类似工作的小学教师、儿科医生应该更爱骂人,他们不仅需要连续、紧张地与人互动,而且是跟未成年的熊孩子斗智斗勇。相反,小学教师、医生至少表面上远远没有驾校教练暴躁易怒、情绪不稳定,爱用针扎人的部分幼师除外。
但相比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教师和医生,有一点是肯定的:驾校教练虽然会教开车,可能不太懂教育心理学。
除了上述这些常见的解释外,很多人认为教练工资低,生活压力大,如果学员的通过率达不到50%,一个月的工资可能就打了水漂,练车途中学员如果出事,教练还得背锅,骂几句也是应该的。
教练背锅的案件确实发生过。例如2013年,江苏泗阳一家驾校有个学员在练习倒车入库时,误踩油门,将在车旁教学的一位教练撞伤致死,最后法院却判定教练负主要责任。因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学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练员承担责任。”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感慨这教练好冤。
而你更熟悉的场景,或许是这样的:开着开着,教练突然一脚猛刹:“再往前开你就撞死了!”你的大脑停止了运转:我到底哪里又做错了?没错,教练往往会比学员更早意识到危险,及时制止。但你早已被教练骂晕:一定是教练生活压力太大,让他们实在温柔不起来。
生活压力大,并不是教练爱骂人的根本原因,那么到底他们为什么变成了今天这样爱骂人呢?
老司机很稀缺
回溯中国人考驾照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排队学车的人始终高于驾培市场的供给,教练与学员一直处在不对等的市场关系中。教练爱骂人,也算是有源可溯的“传统”。
早在民国时期,开车上路就已需要驾照。当时会开车的人很少,驾校还不多见,大多数人学开车得先跟着师傅当学徒打下手,在北京,这被称作“跟车的”。他们要给师傅擦车、摇车、烧炭火、开关车门、迎送客人,有空了才能摸上两把方向盘。师傅觉得行了,学徒才能去考试。在这种师徒关系中,师傅的地位很高。
到建国初期,普通人连购买私家车的资格都没有。民间曾有段子调侃道:“大队书记蹬、蹬、蹬指拖拉机,公社书记130卡车,县委书记帆布篷吉普车,地委书记两头平上海牌轿车。”像国产的上海牌轿车,只有县团级以上的机构才有购买资格。
当时学开车的人,只能在单位体制下谋个差,再跟着领导的司机学,名额也是严格分配的,从开始学习到拿到驾照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普通老百姓有资格开上车,是80年代国家逐渐放开私家车限购之后事情了,私人开办的汽车驾校也是上世纪90年代陆续出现了。最早的一批教练,其实就是改革开放前中国最早的一批会开车的老司机,他们或是从军队转业,或是曾在单位开公车,社会地位不比一般的电大老师低。
90年代的北京城,人们学车的热情不亚于现在考托福gre。但学员多,教练少,光报名就要等上几个月。那时候,往往是一个教练带七八个学员,甚至创造了一辆教练车带了24名学员的纪录,普通人不知要排多久的队才能摸上一把方向盘。
教练手上攥着决定你能否拿到驾照的关键钥匙,学员也只好低声下气地忍耐教练的辱骂。
1994年,曾有读者给北京日报写信吐槽:“学员们挨个到师傅家去送礼,一次少则二三百元,多则五六百元。凡上了贡的,师傅都重点培养,教得多,给他们的开车时间长。不送礼的,师傅就另眼看待,有错不纠正,张嘴就骂,举手就打。”看起来,二十多年前的驾校,“吃拿卡要”一样不比今天少。
到了21世纪,中国人的荷包逐渐鼓了起来,私家车数量增长迅猛,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2007-2011这五年,平均每年机动车的增长量就高达1591万辆。
车多了,学车的人自然更多。尤其在2011年左右,一度出现井喷局面,全国增加的驾驶人数高达2269万人,但僧多粥少,比如深圳市在2012年共有驾校41家、教练车4135辆,但2011年年底积压的考生就高达40多万,报完名后要等大半年才能学车的状况十分常见,甚至需要托关系送礼才能尽早进驾校。
如此供需不平衡的市场中,驾校与教练占据着优势地位,而想学车的人削尖了脑袋在排队。
尽管教练已经不再是几十年前受人尊敬的老师傅,而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他的学员从大学生到ceo形形色色,在教练车上,只要脚下有刹车,他就是你命运的主宰,教练车是他最后的领地,骂人是他最后的倔强。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绝望?想要遇到一个不骂人的教练,难道只能靠运气?
关注,提高自己的学车技巧!非常荣幸您能阅读本文~小编不胜荣幸,您的耐心阅读,即使没有赞,也是对小编给予莫大的鼓励!感谢之至